提起芭樂,大家都會想到高雄燕巢,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,光是芭樂就孕育了四、五百位農夫。

芭樂農夫張厚深,從搭機都坐商務艙,到現在穿雨靴踏在芭樂田裡,他種的芭樂品質品香都好,故而登上了總統就職的國宴。從民間餐桌躍上國際貴賓之口。張厚深,來自燕巢的年輕農夫,種出最清脆酸甜的帥芭樂!

田裡學

2015年的農藥事件,陳家琪與學童家長們為了讓湖底社區的農家們了解友善耕作的好處,經過一年的努力,終於讓他們改變耕作方式。(農藥事件) 然而剛開始轉作時,菜的賣相不太好,農家有時候會把這些菜送給鄰居們吃,後來陳家琪覺得應該要實際地支持這些農家們,也希望能讓成果持續下去,於是成立了田裡學。 現在田裡學一週幫農家賣兩天菜,農戶範圍從湖山國小周邊,一直到山下的北投,是一個完整的社區支持型農業體系。...

國語課

湖山國小的謝佩峨老師要告訴大家"揠苗助長"這個成語的意義。 近年來食農教育興起,湖山國小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,讓當地老農、老師與學生們連結起來,讓學生們實際走入田裡親手種植、照顧與採收作物。(從插秧到收割)...

攝影課

為了紀錄這段在湖底社區充滿了愛的故事,製作團隊在過程中遭遇了……

自然課

湖山國小的後山梯田,結合農夫學童家長等各方的心力,生態穩定,青蛙覓食無虞,愛吃蚯蚓的黑冠麻鷺,在這裡流連忘返,而位於食物鏈高端的大冠鷲,更是常在天空中盤旋。...

綜合活動課

一邊是為求生計的農夫們,一邊是為求健康的家長們,如何達成共識……

文創青農蔡雯伶

從小看著父母種植百香果長大的蔡雯伶,從不知道水果的產銷方式,直到……

大溪筍農邱榮漢

大溪筍農邱榮漢,升大學的那一年離開大溪到屏東讀書,過往寒假暑假都要幫忙爸爸田裡工作、竹園採筍的邱榮漢,第一次有自由的感覺……

陳國志/在尖山湖復耕的故事

2009年,幾位尖山湖的老農,體認到再不改變,一輩子安身立命的土地即將荒廢,也開始號召鄰居和子弟回鄉,一段艱辛的復耕之路,從此展開……

麻豆柚農蔡麗秀

出身基隆的蔡麗秀,對於種田一無所知,公公罹癌過世後,為了丈夫想陪伴母親的孝心,舉家搬回臺南,和先生一起承接公公留下來,35年老欉的文柚園,但……

Facebook Comments